國家對環保的重視,垃圾填埋場成為處理垃圾的主要措施,因為垃圾中的液體會對地下水造成污染,那么在垃圾填埋場發生滲漏的情況下如何進行補救措施呢?
第一:在填埋場頂部鋪設一層新的高效防滲的土工膜覆蓋層,使流經填埋場的水量減小,從根本上減少垃圾滲濾液量,減少對地下水的污染。該方式適用于封場時間較短的垃圾填埋場。
第二:利用土工膜設置防滲墻、豎向隔離墻、深層攪拌樁墻、灌漿帷幕、高壓噴漿板墻等措施或可控制、改善地下水力條件的水質恢復井限制或切斷填埋場被污染地下水的轉移。該方法適用于填埋場底部有較好隔水層的含水層污染。
第三:采取人工補給或抽水。人工補給的方法可以加快被污染地下水的稀釋和自凈作用,也可用抽水設備將填埋場周圍被污染的地下水抽至地上處理設施進行處理,然后將處理后的水回灌至地下。
第四:利用原位生物修復技術。在不進行攪動的條件下,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對被污染的水體在原位或者殘留部位進行現場處理,使污染物轉變為無害物。從而達到治理地下水污染的目的。該方法適用于含水層中物質吸附的污染物的去除,對飽和帶和包氣帶中污染物均可使用,是一種效果良好的地下水污染修復技術。
以上四種是根據不同的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的補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