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水利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全國江河湖庫水系連通2018年度實施方案編制工作的通知”(辦財務〔2018〕25號),通知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2018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為指導,遵循“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和“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原則,按照“突出重點、綜合治理、注重成效、分步實施”的總體思路,圍繞國家發展戰略部署,以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等區域為重點,選取水生態環境問題突出、河湖割裂阻塞嚴重的河湖水系,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理念,因地制宜、集中連片地開展江河湖庫水系連通工程建設,實施綜合治理,力求效果顯著、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通知要求重點支持通過河湖生態清淤、新建連通通道、生態護坡、濱岸帶治理、引排水閘(泵站)建設以及廢棄閘壩拆除等方式,促進水體流動,改善水生態環境。
生態護坡和濱岸植被緩沖帶均屬于生態工程措施,是綜合工程力學、土壤學、生態學和植物學等學科的基本知識對斜坡或邊坡進行支護,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組成的綜合護坡系統的護坡技術。
【生態護坡功能】
[1] 增強邊坡穩定:植被深根錨固土體、淺根加筋表層土體;
[2] 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坡體孔隙水壓力、截留降雨、削弱濺蝕、控制土粒流失;
[3] 改善生態環境:植被可促進有機污染物降解,凈化空氣,調節小氣候。
【生態護坡形式】
生態護坡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植物護坡、土工合成材料植物護坡、生態石籠護坡、生態袋護坡、自嵌式加筋擋土結構護坡、多孔結構護坡等。